水分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水分计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在路上碎片化记录者

发布时间:2020-02-03 03:18:54 阅读: 来源:水分计厂家

记录旅行时发生的一切,几乎是每个旅行者都想做的事。正是因为这个市场的存在,手机端的旅行社交应用应运而生。UGC基本就是每个旅游APP最普遍的形式。

(在路上 CEO 陈伟)

在Web2.0时代,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能生成自己的内容,而SNS的兴起基本就是由用户渴望分享所引发的潮流。这种分享的欲望,在旅行社交中尤为明显。

2011年以前的互联网上,旅行社交主要以社区的形式存在,穷游、蚂蜂窝、到到网、岛多多……这些旅行社交社区最常见的功能是,当人们想要进行一次 短途或者长途的旅行时,他们会提前在这些社区寻常合适的地点,查看别人的攻略。旅行结束后,如果他们有诉说的欲求,则会登录这些社区发布自己的游记和攻 略。

但无论是分享照片还是发布攻略,几乎都是在出游前和出游后,一般不出去旅行的日子,他们极少会登录这种旅行社区,因此,这种轻社区的活跃度很低。

直到移动互联网近几年的发展,UGC才显得更为容易和轻便。而对于出游当中的人们来说,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的旅行记录这种碎片化的内容似乎更适合通过手机端进行。更重要的是,手机端的灵活快速和自由,恰好弥补了以前的旅行社交社区所无法做到的事——用户活跃度的提升。

几乎就是在2011年之后,旅行社交的APP应用开始陆续出现。这大抵就是陈伟推出“在路上”这一款APP的原因。

游记和时间轴

陈伟很年轻,在创办在路上之前,他曾有过三次创业经历,创业前曾经在上海热线任职副总经理,在盛大网络平台运营中心任总监。与他一起创业的团队人员,几乎都是跨界而来。

担任CMO的浦明辉有德国留学经历,曾经背包环游二十余国,创办过同济网,在绿野户外网任过市场总监。CTO夏之晟则是上海交大2008届计算机系的硕士研究生,和他一起的技术团队成员基本都是来自于复旦、交大、早稻田的计算机硕士,或者有多年的移动互联网项目经验。

2012年1月19日,在路上的PC端网站和APP同时上线,上线之初就同步推出了iOS和Android客户端。

陈伟介绍,在路上这款APP应用,最初与现在的目的都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手机记录每一段旅行。用手机打开在路上可以发现,用它记录行程,内容简短, 文字简练,更重要的是,系统会按照图文记录的时间进行位置的排列。等旅行结束,呈现在网络上的,就是一份很清晰的依据时间轴的图文游记。

可以说,能够在旅行途中随时随地发布碎片化的图文记录是APP优于PC端的旅行社区之处。而按照时间轴进行游记的发布,则基本是同类旅行APP都能做到的服务。显而易见,既然都是UGC为主导,那么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的用户,则更加考验该款APP功能的细节。

在路上的总体功能大约分为两块:一块是提供给暂时没有出行计划,但是有着旅行欲望的年轻人,他们可以在在路上看到很多人直播的旅行;另一块则是提供 给正在出游的人群,能够边走边记录,也可以在微博上做直播。这种出游记录,还能离线保存,方便没有流量或者网络的用户。毕竟如果能在移动端降低UGC的成 本,用户会更乐意分享。

提供出行计划与记录的功能几乎每个旅行社交APP都具备,但是细微之处才能彰显优势,无论是地图导航还是分享的设计与体验,社交互动性和网站同步率,都十分考验技术团队。

用陈伟的话来说,“在路上的核心价值是引发用户的旅行冲动,并在将来为旅行者的消费决策提供帮助,但并非是满足比较空泛的旅游攻略需求。”事实上, 针对用户产生内容的UGC,一旦技术上得到支持,内容越个性越叫座。毕竟旅游本身就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行为。这也是在路上PC端和APP同时发布的缘由所 在,它不仅想抢占旅游途中的SNS市场,也不想放过游前与游后。

淘宝旅行在路上

今年年初,在路上收到了阿里资本数百万美元的投资。这并不是在路上第一次被投资。早在2012年初,在路上就已经获得国内著名天使投资人的投资,并在6个月后获得了红点创投的A轮投资。显而易见,这种旅游社交APP应用的市场前景被非常看好。

只是很多人疑问,为什么会是在路上?

如今活跃在手机端上的游记社交应用不仅有在路上,还有面包旅行、蝉游记……它们多数的表现形式一样,按照时间轴供用户随时发布信息,差异化更多体现在细微的功能上。比如离线记录,比如是否和新浪、腾讯微博、人人网都连通。

之所以投资这么一款APP应用,阿里资本投资经理楼军介绍,2013年的旅游市场中,休闲度假、定制旅行、短途周边游、错峰出行都有明显的热度提升。

而在一般的PC端上,旅游市场无外乎分为酒店、机票、餐饮、旅游景点门票等几个业务。这种业务多数在PC端呈现,且大部分资源在大型旅游代理商或者综合商家手中。旺盛的市场催生了移动端的旅游SNS,游中的记录发布分享诉求会越来越大。可以说,旅游APP发展潜力巨大。

2012年春节,在路上刚上线,活跃用户就达到了10万。距离当初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目前已经拥有用户500万,日平均活跃用户超过20万。

陈伟告诉《天下网商》记者,一年中旅行市场有五个高峰期,包括从春节开始的第一个高峰期,到清明节和五一劳动节,暑假,中秋国庆期间,以及圣诞节和元旦节。高峰节假日期间,在路上的日活跃度可以达到30万,寻常淡季或者双休,日活跃度也有10万多。

其实这种旅游APP的技术门槛并不高,而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也并非仅限于技术和功能的竞争,无论是在资源、资本还是市场运营这块,手机端的产品优胜 劣汰的速度更快。在路上的团队,几乎是每半个月就会进行一次更新,3~6个月会有一次大的升级行为。截止到目前,在路上已经更新了不下上百次,版本也有 40多个。

今年5月份时,在路上的PC端和移动端再次进行了重大改版。虽然在旅行途中发布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内容,但出游中查看各种攻略也是用户所需求的。陈伟 想推出基于APP的迷你旅行攻略。当然,这个“迷你”是相对于旅游社区发布的详细攻略而言的,毕竟用手机上网,还要考虑到流量费用以及外出所想要的信息一 目了然等相关因素。

阿里资本投资在路上,还为在路上引入了支付宝和淘宝旅行的资源,未来在路上将成为淘宝旅行重要的移动端入口。

淘宝旅行,也就是阿里航旅事业部,是阿里新架构下的25个事业部之一。在路上如果成为淘宝旅行移动端流量入口的话,意味着在路上也有可能升级成为旅游的O2O平台。

楼军透露,之所以选择在路上,基本是参考了旅游APP市场的一些数据,在路上在当中算是做得不错的一个,而在路上本身的用户资源也恰恰和淘宝旅行的用户有一定的交叉。

在陈伟的想法中,如今旅游社会化平台与SNS是密不可分的,淘宝旅行做的是旅游市场的电子商务,而在路上做的是移动端旅游市场的SNS,这两者的结合,能够打造一个垂直电商与SNS的闭环。

比如很多人想旅游,那么在旅游前,他会查看各种旅行攻略,会订购机票、预订酒店,或者购买旅游当地的景点门票,能够促成这一系列行为发生的,是用户 的旅行冲动。而在路上作为淘宝旅行移动端的入口,可以触发用户的这种旅行冲动。相应的,淘宝旅行提供的有关酒店、机票等业务恰好可以为用户的旅行计划提供 选择。

在路上的CMO蒲明辉认为,蚂蜂窝等竞争对手一直在布局POI,对接大型的OTA,想借助这些来盈利,而在路上未来和淘宝旅行进行产品对接,则可以 获得淘宝旅行海量用户的数据和信息。未来作为淘宝旅行的移动端入口,显然它的形态不会局限于一个纯粹的APP应用,反而更接近于旅游的O2O平台。

陈伟也说,尽管才一年多时间,但是在路上的用户忠诚度已经很高。在路上也可能成为淘宝旅行用户的一个SNS分享聚集地,能通过淘宝旅行的大数据中心来更为精确地分析用户,同时移动端的支付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旅行社交APP的后盈利时代

对于旅游社交类APP来说,盈利是一个美好的梦。

在旅游APP上发布的游记和攻略都来自于用户,这和虾米网的音乐不一样。虾米网的音乐可以用产品来定义,可以团购,可以上聚划算,因为音乐本身是可供出售的。而在路上的用户生成的内容,并不能拿来盈利。因此这种游记社交类APP想盈利,多半只能靠推广合作商家的产品。

但很显然,在手机上进行推广,会直接给用户带去负面情绪。假设用户想旅行,但还没决定去哪儿,他正在查看其他用户发布的游玩攻略时,手机上却弹出了 各种酒店、机票的推广信息,那么他原先的旅行冲动可能就会下降。虽然不能用“自寻死路”来形容,但用户体验必定会受到影响。毕竟,一款APP能否获得用户 的青睐,必须从用户黏度来考量。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手机移动端的营销渠道,目前仍然是各个APP市场推广的主战场。

在路上并没有说不想盈利,而是陈伟觉得,并没有到那么成熟的时候。尽管通过移动端进行推广是必须走的一步,但为防止用户流失,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仍然是他们开发产品的首要目标。

陈伟解释,移动端的推广要显得自然。什么是自然,就是能够抓取用户的任何信息进行精确的分析。比如说,有一个用户长时间停留在各种九寨沟的旅行攻略 上,并且还会浏览相关旅游产品,在网络上和别的用户互动也十分明显,那么像这种旅行目的地和旅行计划已经非常明显的用户,可以很自然地推送给他一些相关的 九寨沟的旅游产品。这并不会引起用户反感,相反,刚好是用户需求的。

在路上并没有纯粹做用户分享。陈伟也说,以后将会结合移动终端的资源和旅游产业这两块的内容。事实上,他们已经开始在尝试跨界整合。

旅游社交APP本身只是一个应用,基于这款应用,在不伤害用户情感的前提下,以分享为主适时做一些活动,效果其实不错。在路上这一年多来,尝试过和多地的旅游局、旅行社,还有大型OTA合作,也和TheNorthFace以及孤独星球杂志等旅游媒体合作。

最近在路上发布的一个“寻找旅型家”的活动,便是在路上和凯撒旅游、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淘宝旅行一起合作举办的。这个活动将会入围400名“旅型家”,入围的将可以免费换取旅行装备,而最后决出的200个名额则可以免费获取机票。截止到目前,旅型家的报名人数已经过万。

由此可见,移动端的应用结合旅游产品的形态也许可以成为未来旅游APP盈利的一个常态,但对于投资人来说,盈利与否并不重要,移动互联网的本质还是产品。

APP营销的竞争形态

说到底,在路上这款旅游APP本身就是一个产品,而就产品层面而言,APP的开发难度并不高,几款游记社交类APP的功能都是大同小异。

用户在使用这些APP的时候,都是在细节上发现不同。比如在路上可以将游记分享到人人网、新浪微博等地,而面包旅行不支持人人网,蝉游记则能分享到 豆瓣,但必须生成整个游记才能成功,不能发送单条记录。又比如在路上不仅可以添加航班信息,还有火车信息,面包旅行却只能添加航班信息。

正是这种细微的地方才能区别于其他APP,而想要商业化,无论是运营还是内容,都是APP综合能力的一种竞争。

陈伟告诉《天下网商》记者,目前在路上在旅游社交APP这块的市场规模已经占据了60%~70%,尽管在许多APP的实测中,有些用户会因为交互设计的喜好不同而选择其他APP,但在路上在用户市场这块却是排第一的。

不得不说,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获取500万用户是一件很厉害的事,但从营销层面来说,陈伟他们在推这个产品时,也算是尝试了各种手段。

在路上创办之初,恰逢2012年春节,陈伟的团队在产品上线前,就在微博进行宣传,在他们看来,前期的微博营销和预热是春节期间用户突破10万的关键所在。

他们还接触各种媒体和沙龙,试图增加曝光率。但陈伟也明白,移动互联网的本质还是产品,他们除了进行口碑营销之外,今后的一些推广仍旧得以不打扰用户体验为前提。

阿里航旅事业部的中玉也解释,淘宝旅行本身是不做SNS的,在路上和淘宝旅行对接以后,是希望淘宝旅行能够通过在路上从而SNS化。而营销这块,并 不会是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将淘宝旅行的产品全部推送到在路上的用户端,而是有可能以淘宝客的形式,在旅行达人的分享中会有信息,用户有兴趣的话,可以点击 链接到淘宝旅行的产品。

中玉也说,并不想干涉在路上本身的进程。这基本也是陈伟团队所想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它一定的节奏。

安希制服福利

丝袜长靴大全

最新女优福利